top of page

個案分享:治療童年創傷

​表達藝術治療師:Liz Tong

​服務使用者:Yat

Yat 以往在一人公司工作時,曾出現過抑鬱 和恐慌 的徵狀,如:無食慾、反應慢、感到非常孤獨,覺得世界只剩下她一人;有時會害怕得難以呼吸、心跳加速。 Yat 想起小時候 移民,同學 歧視、排擠、甚至身體攻擊她。由於當時她不懂說英語,無法告訴老師,父母也不懂處理,那份孤獨、傷心、無助、抑鬱、和害怕的感受,至今依然影響著她。​​

表達藝術治療
連結想像,治療童年創傷 

我邀請 Yat 在人生中選出一位可靠的保護者,陪伴她探索這份回憶。她邀請了一位認識多年的舊同事,曾支持她渡過很多情緒低谷。我亦提醒她,跟當年不同,成年後的她有很多朋友支持,我也在房中陪伴著她,讓她安心。

我帶她回到童年為小 Yat 做些什麼,她想像自己擁抱著幼小的小 Yat 安慰她,


Yat :「你唔孤獨,有我陪住你。呢種情況只是暫時的,你將來有好多朋友陪你玩。」

 Yat 想像自己跟朋友一起陪小 Yat 玩,懲罰那些霸凌者,並且跟老師說明情況,讓老師為她特別安排適合她的英文班,特別保護她。

打鼓釋放憤怒 

當想像自己懲罰那些覇凌者時,她很開心,說想拍手打拍子,於是我拿出了手鼓,跟 Yat 一起打節奏。聲音令Y聯想到煙花的畫面,她說感覺很釋放。她說看到小 Yat 在笑,並且感到胸腔變得温暖,肩膀有種挺起、被支撐的感覺

在抒發過後,她想到其他人移民可能也有相似的遭遇,而且她忘了當時也有別班的亞裔小孩跟她玩。我感到她對這份經驗的想法變得立體了。她表示自己釋懷了,孤獨感少了很多。我讓她寫幾個字代表這個過程。她寫下幾個感受詞,解釋自己由一開始的孤獨和傷心,到最後變成了釋放和開心。​

畫畫促進反思 

她在那些字中選出了「開心」,然後畫出了自己和朋友一起牽着小 Yat 的畫面,她形容這個畫面是温馨和温暖的。她想到現時自己進修幼教,會特別明白孩子的需要,如見到被排擠的孩子也會去陪伴他們。我說這份經驗似乎給了她想照顧小朋友的意願,和一份明白孩子、適切回應他們需要的能力。

 Yat :這成為了我的使命

她說話時身子也挺直了。她表示對這份經歷明白了很多,少了迷惘和混亂,當明白到自己的情緒時,會少了憤世,多了同理心。我亦觀察到 Yat 在這兩次治療中有明顯的變化,從她的說話和動作中感覺到她的身心都present,比之前穩定了很多

表達藝術治療
表達藝術治療
總結創傷的意義及內在轉化 

我再帶 Yat 想像,如果現在到一人公司工作,她又會怎樣?


Yat :都係悶,但好似無咁驚

我問 Yat 覺得悶時會怎樣做。她發現自己很喜歡跟人交談,但就算是一人公司,其實也有很多人在附近。她發現自己可以再主動些跟不同人交流。

我提醒她,她被孤立大約兩年,但在人生中的其他時間有很多朋友。她發現自己的社交能力其實不錯,似乎這份經歷令她更珍惜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令她更積極地發展自己的社交能力

 Yat 表示有種支撐感在身體中庭的位置。而且留意到自己好享受跟不同人交流,感覺自己要選擇一些對人的工作。她感覺了解自己的喜好後,發展方向亦更清晰了。

 Yat :感覺個人實在左。有腳踏實地嘅感覺。

***已獲個案同意分享治療過程

參加者回應
表達藝術治療
20250808_soulwell studio room photo.jpg
個人表達藝術治療

服務範圍​

  • 減輕情緒困擾(如:焦慮、抑鬱、躁鬱等)

  • 處理心理創傷

  • 處理感情問題

  • 提升自信/自尊感

  • 處理學業/職場壓力

  • 促進親子關係/溝通

  • 提升社交能力

  • 增加自我認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