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alance Bike與安全感的發展
很多3、4歲的孩子都有玩Balance Bike,那是一種沒有制動器也沒有腳踏的2輪車,只有把腳踩在地上才能刹停車子。這階段的孩子在發展自主性,他們既渴望自由,又未能分辨安全與危險,自制能力還未發展成熟,會隨本能任性行動,所以小孩玩這款車時通常都有父母尾隨著保障安全。 Image credit: https://www.twowheelingtots.com/how-to-ride-a-balance-bike/ 在某個公園裏有座小山丘,有位爸爸很喜歡帶乘著Balance Bike的幾歲孩子上山,孩子理所當然地享受衝下山的那份刺激,但他好像還未學會控制方向,在快速衝下斜坡時撞上路人,因為慌張,腳也沒有及時踩到地上。那位爸爸在後面追著跑,幸好在最後關頭抓住車子避免了嚴重意外。這樣的事故發生了一次不夠,上山、衝下山、撞上路人,如此這般重覆了好幾次。當路人表示驚嚇和反感時,那位爸爸便對著孩子說:「 都叫你不要衝向人群,人家都討厭你了。 」他好像以為孩子本來就有足夠自制能力但故意不去控制自己,並嘗試用路人的厭惡感去制約孩子的行為,同時將事故的責任推到了孩
10月21日


愛的生態學 Radical love
之前透過《簡樸的美學》一書認識到 Satish Kumar 這位傳奇人物,當看到 嘉道理農場 與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 合辦 愛的生態學 Radical love 的紀錄片放映會,便立刻報名參加了⋯
2月11日


幫助孩子面對哀傷
你家中有養小動物嗎? 生命有限期。當小動物要離開、傷感之際,亦是一次寶貴的生命教育課,幫助孩子面對哀傷。 家長可以嘗試以下幾種幫助孩子面對哀傷的方式- 追思會:回顧跟小動物一起的回憶,感恩小動物一路以來的陪伴,讓孩子用任何方式(如說話或畫作等等)表達對小動物的感謝、愛和不捨。 留下最後的共同回憶:可以在最後跟小動物一起做一些畫作或藝術品(如用黏土留下腳印或用顏料留下足跡),或讓孩子做一些小手工給小動物作踐別禮物。可視乎小朋友當下的想法和情緒,讓他們作出選擇。 心理準備: 盡可能讓孩子有心理準備,在送走小動物的時候請先通知孩子,耐心解釋清楚讓他們明白事情的必要性,理解他們的不捨,同時表達你的哀傷和無奈,給時間在小動物離開前好好作最後道別。 保留小動物作為竉物的尊嚴: 盡量妥善處理遺體。小動物就像家人一樣的存在,孩子也可以學懂尊重生命。 了解生命的可延續性: 讓孩子知道,小動物並沒有消失,它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會在某個地方好好守護我們。不妨留下某些小動物用過的玩具或物品作為留念,跟孩子一起將照片/畫作等物件好好存放在家裹的某個角落,在他們需要時可
2022年5月21日


自閉症與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讓我們明白到,只要給予適當的治療條件,自閉症譜系障礙孩子便得以成長,人生中任何時候都可以作出改變,向著身心完好的方向發展。 黃金時期是指6歲前是治療自閉症的最有效時間。 其實人類的細胞每一刻都在隨飲食、環境、情緒等等因素在轉變,尤其是我們的大腦,有強大的學習能力。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指的是大腦可以通過重複學習而改變。腦部的發展不是定局,而且不只限於6歲以下。大部份的大腦異常都是可以經由學習得到改善的。 我曾為一位7歲自閉症孩子提供表達藝術治療服務,當初他詞彙量極少、不表達自己的不滿和需要、畏懼提出主張、無法專注於別人的說話。短短幾個月,他變得越來越肯表達,懂得要求別人停止一些傷害行為,開始可以跟人有來有往地溝通,用詞亦變得較豐富。他的改變令我發現,原來只要我們願意給孩子多一分信任和肯定、多一些愛的陪伴和耐心引導,他們便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速度成長。 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 讓我們明白到,只要人生在世,大腦的成長就沒有期限;只要給予適當的治療條件,孩子的大腦每
2022年5月21日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