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愛的生態學 Radical love

之前透過《簡樸的美學》一書認識到 Satish Kumar 這位傳奇人物,當看到 嘉道理農場 與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行政主任辦公室 合辦 《愛的生態學 Radical love》 的紀錄片放映會,便立刻報名參加了。之前在 Story 中提到過,我在影片播放的頭幾分鐘便淚流滿面了。其實也沒什麼煸情畫面,反而是很簡單地,見Satish用火柴點蠟燭,第一次火柴熄滅了,他很自然地擦著另一支火柴又點了一次。蠟燭亮起,他開始唱頌。過程很純綷,但我從他的動作、唱頌的聲線感受到他那份真摯的慈悲。只有完全忠於修行的人,才可以透過自己的行動讓人感受到這份平和的力量。我默默地流著感動的眼淚,慶幸目睹他的生活,向他學習。


Satish Kumar

說到 Satish 不能不提他年輕時的一次「和平朝聖」。他曾經為了向擁有核武的國家倡導和平,跟他的一位朋友從印度徒步走到莫斯科、巴黎、倫敦、和華盛頓,完全不帶一分金錢,堅持吃素。一路上有很多人受到他們的意志所感動,為他們提供食物和住處。這2年半完全非物質的和平朝聖讓他深深感受到信任正道和人群所帶來的力量。這位現時88歲的年長者,腰板廷直,說話鏗鏘有力,面帶微笑,思維活躍,還孜孜不倦地推動著生態和平及 Schumacher College 的工作,他用一生的行動實踐著甘地的名言:「和平由自己開始。」他的信念、說話、行動、和他的人生是多麼一致,多麼有信服力。



影片中提到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 樹是愛的象徵,讓我們學習到分享、大方給予;

  • 蜜蜂之間不會互相攻擊,說誰採了較多的花蜜,他們都只採取足夠食用的分量;

  • 泥土永遠在最底層,是多麼的謙卑;

  • 種子必須要破開跟外在環境的阻隔,跟大地連結,才能發揮潛能;

  • 種子永遠都會製造出新的種子,種子的本身就是豐足。只要觀想種子,就沒有焦慮感了。


做著表達藝術治療的工作,經常會看到參加者透過大自然的意象來表達自己,樹、花、太陽、山、河、草地⋯就算現代生活跟大自然有很明顯的斷裂,大自然依然在我們的靈魂深處。當我們需要休息、需要安慰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抬頭看天空,靜觀藍天白雲的變化;可能會透過花酒的水聲和觸感得到片刻喘息。我們的靈魂深處就是知道,大自然可以療癒心靈,我們需要與大自然再次連結。(閱讀個案分享了解表達藝術治療形式)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