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混沌少年時 Adolescence
《混沌少年時 Adolescence》中最深刻的一幕,是這個從心理師的位置望向主角的鏡頭。主角邊咬著心理師為他做的三文治、邊陳述殺人的經過、邊推搪著自己的罪過,此刻的他像極了一個缺乏同理心的5歲小孩⋯
4月1日




《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自閉症孩子訪問
訪問內容包括:參加完《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之後,覺得自己有咩變化?覺得自己最鐘意咩活動呢? 孩子們既答案令我好驚喜~!因為從佢地嘅答案,差不多就已經睇倒活動設計既目的了。所以話,有障礙係會令佢哋更堅強,並無阻佢地發光發熱架~!而家睇返啲相同文字都好多感觸⋯!喺呢度衷心祝福每位孩子同家長,未來路越走越豐盛。
2023年12月30日


《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家長睇自閉症孩子既自信心轉變
為了解《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對孩子嘅影響,我哋喺活動前及後,請家長喺孩子嘅社交、表達感受、表達想法及自信心上表達看法及作出評估。感謝各種家長嘅幫忙,讓我哋睇倒活動對小朋友嘅影響。作為治療師見倒小朋友有轉變,真係覺得點辛苦都係值得嘅~!
2023年12月30日


《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家長點睇自閉症孩子自我表達嘅轉變
為了解《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對孩子嘅影響,我哋喺活動前及後,請家長喺孩子嘅社交、表達感受、表達想法及自信心上表達看法及作出評估。感謝各種家長嘅幫忙,讓我哋睇倒活動對小朋友嘅影響。作為治療師見倒小朋友有轉變,真係覺得點辛苦都值得嘅~!
2023年12月30日


《手牽手藝童遊》家長點睇自閉症孩子社交方面嘅轉變
為了解《手牽手藝童遊》活動對自閉症孩子嘅影響,我哋喺活動前及後,請家長喺孩子嘅社交、表達感受、表達想法及自信心上表達看法及作出評估。感謝各種家長嘅幫忙,讓我哋睇倒活動對小朋友嘅影響。作為治療師見倒小朋友有轉變,真係覺得點辛苦都係值得嘅~!
2023年12月30日


表達藝術治療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減少焦慮感、提升自主和自理能力?
我們用身體感受自己既內心、了解環境中發生的事;一般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兒童對身體感知有障礙,用表達藝術治療促進身心靈連結,可以幫助他們減少焦慮感、加強自主和自理能力。
2023年4月14日


【想像力帶我們接觸真實的自我】表達藝術治療的核心作用
不要少看想像力啊!想像力係上天給每個人嘅禮物,每個人生來就擁有嘅能力。資深藝術治療師Pat B. Allen的著作中就曾提到:「想像力係我們所擁有能力中最重要嘅一項,係豐厚資產。」 你覺得自己嘅想像力不算豐富? 還是你在恐懼想像力嘅發生? 恐懼之所以存在,是為了保護我們,使我們遠離那些對自己有害嘅事物,但恐懼其實也會抑制了想像力嘅運作和潛能。 當我們覺察到自己嘅恐懼,允許想像力發生,那麼,我們便有機會接觸到最真實嘅自我。而藝術創作係連接想像世界和自我嘅橋樑,讓我哋發現自己嘅內心世界。當我們喺表達藝術治療嘅過程裡,自己嘅思緒、感受、信念自自然然地浮現,看見當下真實自己;同時,又在藝術創造嘅經驗裏,整理自己。 你準備好發現自己未?不如都一齊想像和創作吧! 資料來源: Allen, P. B. (1995). Art is a way of knowing: A guide to self-knowledge and spiritual fulfillment through creativity. Shambhala.
2023年4月14日


【不肯表達的真相】表達藝術治療如何促進自我表達?
有時,我哋同人相處時感到困難,那是因為自己想要或想說的,或許會跟大家不一樣。為了避免被討厭,就將說話都吞進肚子裏,然後就跟隨大隊,「普普通通」地過日子。 相信呢啲孩子曾試過多次,將想說出口嘅說話表達出來之後,受到批評、被否定。為了保護自我,不再受傷害,才選擇了不去表達。 在表達藝術治療裏,治療師為小組設立讓全部人身心安全嘅守則,所有人都可以安心表達自己。 而且通過藝術嘅表達,被自己和別人看見未知嘅自我,又可以從旁人口中,找到更多嘅角度去看待曾經在腦海中發悶良久嘅事件:「啊!原來也可以這樣做!」然後再選擇適合自己嘅做法。 這是一個建立自我嘅過程,也是一個邁向身心靈健康,重要嘅成長過程啊!
2023年4月14日


【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培育積極自信嘅孩子
一位孩子話: 「我完成「唔」倒,因為時間「唔」夠⋯ 因為覺得自己既諗法「唔」夠好,想用其他想法做⋯ 本來想要大啲,好大既,但又怕做「唔」到, 而家佢太細喇⋯我「唔」滿意,要繼續做⋯ 我覺得疲憊同失望⋯」 另一位孩子話: 「我做完左,將自己既諗法做左出黎,我覺得好滿足!」 如果將 「唔可以」 改為 「咁樣做好啲」 當父母了解左孩子既有咩需要後,再建議能夠乎合雙方需求既做法,會比起強行要求孩子停止某些行為更有效。 如果將 「做唔倒」 改為 「我覺得你嘗試左好多」 讓孩子知道你見倒佢地付出左既努力,係一份無形既支持!你仲可以提點下佢地有邊啲嘗試做得好,值得繼續做,咁樣可以鼓勵倒佢地繼續去嘗試。 如果將 「唔夠好」 改為 「做左呢啲嗰啲好好!睇吓再做啲咩會令效果更好?」 前者會讓孩子誤以為父母否定自己既能力,令佢地感覺無力;後者係針對事,肯定佢做得好既部份再引導佢地思考點樣可以再好啲,讓孩子知道進步既方向,有進步既動力。 其實小朋友需要被肯定好多次,先會令佢地明白: 「原來我既諗法有好既地方,我有做得好既地方!嗯,我可以相信自己!」...
2023年4月14日


【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用欣賞灌溉生命
「我欣賞你好坦誠咁表達你既迷惘,讓同學知道呢度可以表達任何感受。」 「我欣賞你考慮左一陣之後,都願意讓出自己既座位俾好想坐呢個位既同學,呢個行動好友善呀~!」 「我欣賞你地雖然有唔耐煩,但都願意繼續留喺坐位,安靜聆聽其他人,令說話既人感受到重視。」 欣賞佢地作出既一小步,讓佢地感受到我地既關愛,令佢地知道自己可以做得好,某啲行為可以做多啲,慢慢一步步成長。善意溝通需要好多自我覺察同練習,親子表達藝術治療活動同親子靜觀活動都可以幫倒手,不妨留意下。
2023年4月14日


【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讓我們體會同理心
「安全感對你黎講,係點架?」同樣都係安全感,佢地畫既方式、意象同顏色都唔一樣,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既表達。 到最後發現大家畫既畫面雖然唔同,但內容一樣有提及温暖、柔軟同舒適感⋯! 呢刻好安靜。 我話:「嗯,原來大家都一樣呢。」 呢份共嗚,令我地可以明白其他人,別人亦可以理解我地。 表達藝術治療帶參加者發揮想像,從意象和背後的象徵意義感受到我們跟世界的連結,我們是一體的,我們都不孤單。
2023年4月14日


【手牽手藝童遊:表達藝術治療小組】最後一片花瓣
眨眼間,上學期嘅表達藝術治療小組已經全部完成~! 其中一班同學喺每節完結前,都會一齊填滿花上其中一塊花瓣;到左最後一塊花瓣啦,大家都好唔捨得,用盡各種方法問治療師姐姐既電話號碼、問佢住邊區等等~ 治療師姐姐支吾以對,其實自己內心都非常唔捨得⋯! 呢朵花同小朋友一同成長,默默地見證住呢段美麗時光。
2023年4月14日


《我的安全保疊》親子表達藝術治療小組
小組有嘻嘻哈哈玩得瘋的時候,也有直入內心面對問題的時候。經過這個過程,每個人對自己的處境都多了一份清晰的反思,可以照亮未來的路向。 上周六完成了最後一節「我的安全堡壘」親子表達藝術治療小組。我非常欣賞家長們這8周以來積極投入的參與,在小組內,透過聆聽別人的分享得到借鏡,坦白自己的心情後得到理解,這份連結讓大家心裏多了一份支持和實際參考。小組有嘻嘻哈哈玩得瘋的時候,也有直入內心面對感受的時候。經歷過後,每個人對自己的處境都多了一份清晰的反思,可以照亮未來的路向。 有人表示這個小組讓她感覺遇上了《愛麗絲夢遊仙境》裏的Cheshire Cat,那隻雖然知道答案但又只會出題讓你自己找出答案的神秘肥貓。有孩子則覺得自己好像住在了彩虹之上;另外有孩子表示很享受跟媽媽一起創作的時光。其中有家長給孩子摺了一隻他喜愛的飛機,當時我感嘆這隻飛機飛得相當遠、相當順暢,然後看見這位家長的孩子眼中發放光芒,我猜想他應該感覺很驕傲吧。在最後一節時這位孩子摺了很多隻飛機,興奮地說:「Liz姑娘,我現在學懂摺飛機了!」我心中一陣感動:「嗯~他現在不再只為家長感到驕傲,而是替自己
2022年5月22日


從 "朝日正念" 到 "和好表達藝術治療" 的機構發展之路
一路走來服務過兒童、親子、婦女、自閉症、智障人仕、認知障礙症老人等群眾,了解到偏見、標籤和角色定型等思想框框對不同人仕的生活、成長和身心靈健康發展所做成的阻礙 遇上選擇性緘默性的孩子 多年前我在某非牟利機構教兒童瑜珈,學生當中有一對從外國回來、缺乏表情而且不說話的姐弟。無論我用廣東話或英語教學,他們都沒有任何語言或感情回應,連用點頭和搖頭示意都不願意;我一直希望我的課堂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樂趣,否則事倍功半。在不了解學生意願的情況下教,實在讓我很困惑。偶然間看到他們跟家長說話,才知道姐弟倆有時會跟家人溝通。後來知道這是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Mutism),是焦慮症的一種,原來在他們的沉默背後充滿了不安。 說不出的感受 其實不只是緘默症的孩子,大部份孩子都說不清自己的感受。一來是語言未發達;二來是要把「不開心」說出口其實也不容易;加上我們的文化不習慣表達感受,大部份人都不懂得聆聽和處理別人的感受,我們都缺乏自由抒發情感的空間。在我遇過的孩子當中就不乏會抑壓情緒、掩飾、難以說出感受、或是行為被憤怒支配的孩子。 東周刊103期2019-10-1
2022年5月22日


誰適合表達藝術治療?
表達藝術治療運用視藝、舞蹈動作、音樂、戲劇、文字創作促進服務使用者的自我表達。不同的藝術媒介動用不同的感官去表達和感受,讓不同能力的人都可以在活動中充分參予、充分發揮。治療中的藝術活動都是讓參與者感到簡單自在的低技巧藝術活動,治療的重點在於服務使用者在過程中的自我發現,以及成品所盛載的寶貴含義。表達藝術治療的靈活性讓不同能力的人都可以從治療中得益,因此任何有需要的人都適合表達藝術治療。 photo credit:https://www.pbs.org/wnet/worse-than-war/stories-essays/perspectives/perspectives-drawings-from-darfur/89/ 表達藝術治療的好處 藝術比語言包含的意象更廣闊,連語言無法表達的意象都可以充分展現,讓被抑壓的潛意識呈現,是自我認識的最佳途徑。藝術的本質包羅萬有,就像世界一樣多元繽紛,不存在好壞對錯的評判。藝術的創造往往是作者綜合對世界的主觀體驗和內心感受而生的。不講究藝術表達技巧的藝術活動,能夠真正地讓不同能力、文化、性別、背景、階層的人擺
2022年5月22日


表達藝術治療特色
表達藝術治療跟其他心理治療方式有什麼不一樣? 表達藝術治療讓服務使用者在多元的藝術體驗中(如:視藝、聲音及音樂、動作及舞蹈、文字及創意寫作、戲劇、即興創作等)自由表達自我,在過程中探索及轉化情緒,達致個人成長及心靈療癒等心理治療目的。表達藝術治療特色在於: 想像力 潛意識蘊藏著很多我們未曾了解到的自我信息,在無意中軀動著我們的言行思想。潛意識總喜歡以想像、夢境、白日夢等方式說話,藝術為這些沒有實體的意象賦予了實體,讓服務使用者更清楚看見及整理自己的內心。 想像力的世界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限制。表達藝術治療讓服務使用者安心表現自我,可认安心地在這𥚃探索各種人生的可能性。 非語言主導 表達藝術治療讓客戶以藝術表達自我,適合不同語言能力及文化背景的人士包括:發展遲緩、少數族裔、認知障礙等、選擇性緘默症等。 低技巧高敏度 表達藝術治療師會按服務使用者的身心需要(如:認知程度、藝術技巧、身體健康狀況等)去構思合適的藝術活動。治療的重點不在藝術技巧,而在於服務使用者在創作過程中的自我發現,以及藝術成品所盛載的含意。因此,服務使用者不需任何藝術基礎,任
2022年5月21日
bottom of page




